首页>综合 > >正文
大吉沙岛,世外稻田夏收时!
2023-08-23 19:02:13来源:腾讯网

在黄埔大吉沙岛上


【资料图】

隆平国际现代农业公园里

稻穗飘香、农机轰鸣

勤劳的人们

在进行夏收的最后工作

……

黄埔融媒小记者

上岛!一探究竟!

↓↓↓

在黄埔大吉沙岛,一幅丰收画卷正在铺开。

科技化收割

天气正炎热,劳作最艰辛。

仔细看,在田间地头里来回穿梭的却是无人驾驶收获机,操作人员站在田埂树荫下观察,不用再在最炎热的时候“面朝黄土背朝天”。

收获机割完水稻,就会自动开到旁边等候的无人机转运车旁,再将收割后的稻子转运到货车中,这样就完成了一次全自动化的水稻收割

中国工程院院士

罗锡文

现在我们已突破耕种管收全过程无人机械化技术。我们有无人驾驶旋耕机、无人驾驶水稻直播机、变量施肥无人机、无人驾驶收割机等设备,马上还会建设一个远程操控车间,未来可以实现全流程无人化

乡村振兴“试验田”

大吉沙岛是广州市唯一不通车、不通桥,出行靠渡船且岛上有住民的江心小岛。因为常年与外界相对隔开,这里成为现代都市里一块独特的乡村振兴“试验田”

2019年,黄埔区启动“都市锦田计划”土地综合整治项目。黄埔文化集团开展农地流转、租赁帮扶,全力推进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,新增一批高标准水田。

2020年2月,由袁隆平院士亲自谋划、选址、题名的隆平国际现代农业公园正式开耕。

2021年2月,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团队在这里打造“无人农场”,解锁智慧农田。

随着“隆平稻香园”开展高产攻关实验,世界濒危鸟类也重现大吉沙……一个集科研、生产、观光为一体的“田园综合体”焕发新颜

△大吉粮仓 高飞霞摄

△大吉沙美景 莫立强摄

2020-2022年,隆平稻香园共完成水稻种植近5000亩,通过现代农业科技,科学统筹耕种管收全过程,实现稻谷颗粒归仓,培育出高品质的水稻品种,垦造水田粮食产量大幅提高。

△禾下梦雕像

如今,大吉沙岛已经成为广州知名的农业公园。与稻香相伴,鸟类也重归生态乐园。

一个注重生态环境和粮食安全的美丽江心岛,正在阔步走向更好的明天。

禾下乘凉梦

一稻一丰景

目前

黄埔区不断推进

科技兴农、科技强农

挺拔的稻秆

飘香的稻花

饱满的穗粒

不仅深蕴后辈们的思念和努力

更是黄埔人接力赓续

“禾下梦”的真实写照

PS:目前黄埔大吉沙岛暂不接待游客。请街坊们关注“广州黄埔发布”,有最新消息我们将及时发布!

胖编手记:

一次难忘的追寻

禾下乘凉梦是 “杂交水稻之父”袁隆平院士对杂交水稻高产的梦想。

2023年,时逢夏收时节,我们走进黄埔大吉沙岛。江心小岛,阡陌桑田,隆平国际现代农业公园一派繁忙的景象。

我们首次邀请黄埔融媒小记者(许沛宁)担任微视频的主人公,从新时代的黄埔少年视角出发,通过“口述+纪实+演绎”的方式探访大吉沙岛,探秘岛上的“无人农场”,追寻袁爷爷的“夏日禾下梦”。

在大吉沙,我们看到了江心小岛的原生态风景,也看到了“无人农场”的科技丰景,当江岸、落日、飞鸟和稻田融入同一画面,一种安全感和幸福感油然而生。

待夜幕降临,我们即将乘船离开。回首,岛上科技工作者们的房间透出莹莹点点的灯光。我想,这点点星光终将汇聚成炬,成为点燃乡村振兴的新引擎。

统筹丨徐清杨

策划丨曾妮、龙昊

脚本丨龙昊、孔容宇、郭依琳

视频丨侯沛榕、孔容宇、郭依琳

卢浩辉、徐艺林、黄梓炜、胡佩憶

戴晨睿、龚宇江、吴跃思、李嘉怡 (实习)

特别鸣谢丨黄埔融媒小记者 许沛宁

文图丨广州日报记者 何瑞琪、杨耀烨

黄埔文化集团

编辑丨郭依琳

校对丨周童

审核丨龙昊

复核丨曾妮

签发丨徐清杨

出品丨黄埔区融媒体中心

转载请注明丨广州黄埔发布

标签:

相关新闻